不拼赢不了,爱拼也不一定会赢。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意从来高难测,而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再完美的行动方案,总有不可预知的变量。《雍正王朝》中,“八王义液配政”的失败,并非八爷准备不充分,而在于天公不作美。这里的天公,指的就是天子。在老八的算计范围之外,雍正放入一条大鱼。连雍正也没想到,就是这条鱼,冲破了老八的天罗地网。
八爷行动方案的漏洞
当时的背景是,雍正得罪了清流,在舆论上非常被动;得罪了旗人,在政治上处于不利地位,亲儿子都与他立场不同。支持他的人不多,反对他的人不少,这就给了胤禩推翻他的机会。
按照八爷的计划,他会先忽悠弘时,让弘时利用雍正急于推行“新政”的心理劝说雍正,调关外铁帽子王进京整顿旗务;接着,用关外的兵力夺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的兵力;同时,联合隆科多,控制步兵统领衙门;然后,避其功于一役,逼雍正同意八王联合主政。
然而,老八千算万算,没算到雍正会派遣弘时与弘昼跟着入驻丰台大营。弘时是自己人,没问题,但弘昼看似虚头巴脑,实际上是人精。他见证了整个夺取闹敏指兵权的过程,傻子也知道兵权意味着什么。这样,八爷的计划就出现了一个漏洞,而他自己还不知不觉。方案在向前推进时,需要连贯性与保密性,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张廷玉等人的驳斥,让老八在道义上落入下风
八爷打着恢复祖制的口号,依靠铁帽子王,联合隆科多,在朝堂上发难,实际上就是摊牌。这个口号,有利于既得利益者,所以旗人基本支持,士绅也没意见,眼看就要取得多数支持。
就在这个时候,王文昭跳了出来,他是恩科状元,属于清流派,对新政也有意见,但雍正为其掌过灯,有恩于他。在这种君臣情义的感召下,他选择支持雍正,弹劾了东亲王永信:
第一,本来只谈旗务的朝会,越旨谈政务;
第二,咆哮朝堂,毫无人臣之礼。
这两点意见,同样针对其他人,讨论别的问题或者逼宫,那就是大逆拿喊不道。
有时候,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王文昭话音刚落,九爷出来骂人家是狗,这一下就将旗人与汉人割裂,本来支持老八的汉人以及中立的清流,心态上也会有所变化。
雍正的队友少,但都是重量级人物。张廷玉出面,从历史层面证明了“八王执政”只是一个伪命题,戳穿了胤禩的阴谋。也就是说,胤禩的提议,根本不存在,也不合法。接着,张廷玉又指出“新政”的好处以及康熙的遗愿是支持刷新吏治的,这让胤禩的“先帝说”不攻自破。马齐对张廷玉的认可,进一步孤立了胤禩,让其无话可说。
此外,四位铁帽子王,并非铁板一块,简亲王的态度和立场一直比较暧昧,这就导致整个团队都会出现离心率。
老八胤禩与老十四胤禵在竞选大将军王时并没有忽略真正的对手老四胤禛,只不过随之而来的是老四用了一招乾坤大挪移使老八与老十四开始产生了裂痕,由姿悄同盟关系无形中成为竞争纳仿关系,两人内斗自然无暇迹茄渣顾及老四了,因为老四推荐老十四为大将军王,而康熙也采纳了。
我想,老八胤禩至死都有一个疙瘩没有解开,这个疙瘩就是:为什么我老八贤明得人心,皇位却与我无缘,为什么老四刻薄寡恩,却终究换来金銮宝座?
是的,康熙的第八子胤禩才干非凡,朝野拥戴,干练贤达,在第一次废黜太子胤礽后,康熙采用公推新太子的办法,朝野几乎是一面倒的形势拥护老八胤禩为新太子。
但是,得到的是康熙毫无情面的打击,老八胤禩不仅没有当上新太子,还被剥夺贝勒爵位。虽然不久后恢复,但是康熙对八爷党的打击力度却空前之大。
有人说老八胤禩错在结党太广,给康熙形成了压力。也有人说,胤禩假意收买人心,却置江山社稷疮痍不顾。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康熙临死前说,老八处处学他,处处学得不像,康熙是以仁心治人,而老八是以仁收买人心。康熙明白自己晚年给国家带来的问题,知道需要铁腕一般的人物和手段去加以治理,而老四胤禛被康熙认为是“坚刚不可夺其志”的人,故而传位与老四胤禛。
这样说来,老八胤禩是在夺取嫡位的方向和策略上出了问题。老八胤禩在与老四胤禛的较量中总结过许多次,比如在用人上,老八就曾经感叹他的手下就没有像李卫,年羹尧一样的人物,什么意思?人手不得力罢了。再比如处事之风格,老八胤禩点评道:老四处处占着个理字。到八唤禅灶王议政逼宫失败后,老八哈哈大笑说:要不是你雍正是皇帝,你不会赢的。在与老十四的交谈中,他又说自己因为一个“贤”字而累身。
老八胤禩对老四胤禛的点评或者自评,无一不透露着一个强烈的信息,那就是不服输。因为不服输,才有总结,才有继续争斗的勇气。
然而,康熙将大位传给老四了这个事实却永远难以推翻了。随着年羹尧在西北大捷,李卫江南摊丁入亩等政策的实行,雍正的统治根基逐步稳固。老八胤禩虽然在诺敏案,张廷璐科场舞弊案,处置年羹尧案等事件上都做过大大小小的手脚,但是始终难以撼动雍正已经坐稳的江山。
于是,老八将目光投向了雍正皇帝的下一代。老八胤禩自己曾说,在上一辈的争斗中输了,要在下一辈中讨回来。
是胤禩要当皇帝或者为自己的儿子争取皇帝位吗?非也。老八胤禩一生只有一子一女。儿子弘旺在《雍正王朝》中压根儿就没有出现过,所以,老八胤禩所说要讨回来的目的根本不在于要立自己或自己的儿子为皇帝。
他把目光投向了雍正的第三子弘时。雍正膝下所剩下的儿子只有弘时、弘历和弘昼了,那么雍正的后继之君也只有从他们三人中产生。历史上的弘时是在老八胤禩府中养大的,所以,弘时与老八胤禩的关系可想而知。
对于皇位的觊觎比贪恋更为可怕,在弘时弘昼和弘历三兄弟中,弘昼没有政治欲望,弘历则是在康熙身边调教长大的,可谓就是雍正的继承人。三岁看七十,弘历和弘时打小学习的时候弘时就不如弘历,长大后更加难以相比。但和扮是弘时对于皇位的欲望却一点也不差。
老八胤禩正是利用了弘时这样的心理,并在张廷璐案中得到了弘时的把柄,以为弘时争取帝位换取了弘时的信任,从而将弘时推向死亡之地。
对于老八胤禩来说,这是一场永不会输的牌局。为什么呢?
要是这场游戏搞赢了,弘时上位,雍正退位即输,老八胤禩就会打个翻身仗,从而实袭租现自己的权力梦。
要是这场游戏输了,受死的是弘时,争夺的焦点是雍正皇帝与自己的儿子弘时,看他如何下手处置。后来的雍正杀子,与其说雍正杀死的是自己的儿子,不如说杀死的是自己。一个皇帝,末了还要背负一个杀子的罪名,后世如何评说?
这就是老八胤禩阴险狡诈之处,弘时只不过是老八胤禩与雍正政治斗争的一颗棋子而已。
雍正王朝电视剧上映于1999年,距今已有20年之久,可谓是一代人心中的经典之作,所以历经多年时间沧桑,并没有泯然宏枣伏众人矣,反而是经久不衰,因此前段时间还在央视重播。
在这里依旧老生常谈的说一次哈,本文章只谈剧不说史,并非是将电视剧当成正史来说,一切分析都基于雍正王朝电视剧的剧情而言。
首先来说说为什么只有七成胜算?
老八在决定发动八王议政之时,是这样说道的:“我的原意还是等一等,现在看起来,任何事情都没有十成的胜算,有七成就得干”。
这里透露出两个消息,一是其实任何事情都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所以能有七成就不错了。
二是即使没有百分之百的胜算,但以老八的小心谨慎,怎么说也得九成胜算才出手,可偏偏有七成胜算的时候老八就出手,并且说道原意是还想等等。说明老八这个最大反派,身为既得利益集团的最大代言人,很多时候也是身不由己的,身为既得利益集团的最大代言人,他享受了巨大的好处,诸如可以利用其对抗乃至颠覆雍正的统治,但反之也是深受其害,绑在战车上有时候是不得不前进。诸如年羹尧担任大将军以后,老八为了西北战事,为了大局,尽心尽力的帮雍正,结果被老九、老十、老十四联合起来反对,并且呵斥他。
而这次八王议政,老八本来还想再等等,等到十拿九稳的时候再出手,结果是老九等既得利益者太过着急,老八不得不提前进行八王议政,多少有些仓促。
正因为如此,所以老八一方的胜算只有七成,虽然说雍正的左膀右臂老十三病入膏肓,加上雍正病得也不轻,更关键的是雍正因为推行新政已经将清流和旗人得罪光了,看似是岌岌可危,但实则是雍正依旧大权在握,并且拥有着兵权,而且老十三虽说病入膏肓但并非不是没有威胁,八王议政到了最后不就是老十三出来力挽狂澜使雍正转败为胜的吗?
所以说老八因为下面的人催促的紧,没等到合适时机出手,而是提前出手,自然只有七成胜算。
而且就事论事来说,老八手下虽说有忠心耿耿的老九和老十,还有庞大的八爷党,雍正看似是势单力薄,只有一个老十三,可质量上老八一方是完败,什么事情都需要老八操心,指望老九和老十如同老十三那般力挽狂澜想都不要想。
结果是八王议政的时候,老八把病入膏肓的老十三给下意识忽略了,既没有派人提前控制老十三,更没有派人监视老十三,使老十三轻轻松松的夺回兵权。而老八这方的老九和老十除了出点馊主意和摇旗呐喊以外,什么作用都没起到,没有弥补老八的疏忽地方。
二、那么其他胜算在老十四身上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
八爷党的四位阿哥中,老十四无疑是具有很强才干,可以说与老八不相上下,不然最后也不会依靠八爷党来完成自己提升,成为大将军王的,可以说老十四这个人很会借势,一度借着老八和老四的斗争而左右逢源。
虽说后来因为“死鹰事件”老八和老十四近乎撕破脸皮,但随着雍正继位,他们面对共同的敌人,只能是一致对外。
在科场舞弊案发生以后,老八曾找到老十四,鼓捣着让老十四同他一起对付雍正,但老十四因为“死鹰事件”而对老八有戒心,并没有接受老八的邀请,只是说道自己不想参与到这场斗争之中了。
最后老十四对老八说道“等你们落下风的时候,我也不会袖手旁观”。
正因为这个剧情,所以很多人认为老八发动八王议政之所以失败,很大原因是老十四袖手旁观或者说老八没有找老十四帮忙。
但其实说到底老十四并没有这么大的作用,因为老八发动八王议政的时候,老十四的优势已经消磨殆尽,被圈禁景陵不说,身边的太监都被换掉,都是雍正的人,专门负责监视他,连基本的人身自由都没有。
而且老十四不同于老十三,他的旧部已经是死的死打压的打压。诸如年羹尧担任大将军以后,听命于老十四的将军富宁安不听年羹尧调遣,结果是年羹尧坐看富宁安八蔽携万大军陷入困境,自己再过去救援然后杀富宁安立威,至于其他老十四派系岩纳的旧部下场可想而知,不是被年羹尧当炮灰的使,就是被拆散到不同地方了,毕竟老十四是雍正的政敌,所以他的旧部必须会享受这种待遇。
上一篇:形容老师有气质的句子
下一篇:如何做短视频挣钱
发表评论